採訪撰文/楊心怡
諮詢/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 歐名哲
台安醫院預防醫學部主治醫師 林姝萍
台安醫院運動中心孕婦瑜珈指導教練 田慧玲


傳統觀念認為,懷孕媽咪應該要少動,以免動了胎氣,但這個觀念可是錯誤的喔!適度的運動不僅可以緩解許多孕期不適的症狀,控制體重的增加,還能讓生產過程更順利!別以為運動又麻煩又累人,其實「孕」動也可以簡單輕鬆!

根據生理上的推論及早期動物實驗的結果,過去對於孕婦是否適合運動的疑慮,主要考量的負面影響有:
(一)胎兒的氧氣及營養素的供應可能會不足。
(二)體溫過高可能不利於胎兒的發育,甚至產下不正常的新生兒。
(三)可能會增加子宮的收縮,導致早產。

但其實,以人體為對象,並實際觀察生產結果的研究指出,有規律運動的孕婦,在新生兒的體重等方面,與不運動、維持坐式生活的孕婦,並沒有明顯的差異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歐名哲也表示,曾有研究顯示,運動可有效改善孕吐,可幫助改善孕期不適、控制體重,並讓生產過程更加順利。

而且,女性的身體構造在懷孕時會自然形成保護膜,骨盤、子宮內壁以及羊水都具有很好的避震作用,例如懷孕早期,羊水具有潤滑細嫩組織的功能,而在懷孕的後期,它則容許胎兒的自由移動及稍微改變身體位置,因此孕婦可安然參與許多適合的活動。

「孕」動的好處

改善孕期不適

* 頭暈、疲倦與易喘
運動可讓心肺功能較佳,增強心臟的功能,使得血液循環較佳,身體代謝好,改善孕期因為心肺功能不佳產生的頭暈、疲倦或是易喘等現象。

另外,運動能使肌肉的攝氧能力較佳,意即提高肌肉效能,相對地也會減輕心臟的負荷量。

* 水腫
當血液循環良好,也可減緩因下肢靜脈回流不佳造成的水腫現象。這是因為靜脈本身沒有幫助血液回流的機制,必須依靠肌肉的力量把血液往上輸送,因此運動可以改善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佳現象,進而預防水腫與靜脈曲張的情形。

* 腸胃不適、便秘
懷孕時在荷爾蒙的作用之下,孕媽咪的腸胃蠕動會減慢,容易產生便秘,而便秘狀況也會加重痔瘡症狀,運動正可促進腸胃蠕動,改善便秘。

* 腰酸背痛、關節損傷
懷孕時會分泌鬆弛素(Relaxin),使得孕媽咪全身的韌帶變得較鬆,以利生產時骨盆的擴張。但當韌帶變鬆時,孕媽咪若採取不良姿勢,或在活動的過程中,都很容易損傷關節。因此藉由運動可鍛鍊肌肉,讓肌肉有效支撐骨頭,較能避免關節損傷。

* 失眠、心情煩躁
運動時,大腦會釋放腦內啡(Endorphins),這種物質能使人的心情愉快;同樣地,運動也能適度減輕身心壓力,解除心情煩躁現象,幫助孕媽咪夜晚有個好眠。歐名哲主任則說,也有研究指出,運動能減少產後憂鬱症的發生機率。

控制體脂肪的增加、預防妊娠紋

在懷孕的過程中,孕婦是不能減肥的;不過,因運動時會消耗熱能,燃燒體脂肪,孕媽咪的體脂肪可增加得較少,避免體重增加過多。另一方面,因為體脂肪快速地增加,容易產生妊娠紋,若皮下脂肪增加的速度較慢時,肌肉的力量較強,也較不易產生妊娠紋。不過,千萬不可因此運動過度,以免胎兒無法獲得成長所需的營養!

了解自己的身體

懷孕時,孕媽咪的身體變化很大,有些孕媽咪甚至對自己的身體感到陌生。在孕期時多做運動,例如簡單的有氧運動與輕度瑜伽,可以幫助孕媽咪更了解自己的身體,並進而掌控身體,進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。

自然產機率高、產程較短

孕期多運動可增加自然產的機率,減少不必要的開刀。運動能加強孕媽咪的心肺功能及體力,不易疲倦,且肌肉有力量,耐痛度提高,再加上平時有運動習慣的孕媽咪熟悉如何調整呼吸,因此整體來說能使得產程較順利,並縮短產程。有研究顯示,65%有運動習慣的女性,平均只花了四個小時就生出寶寶。除此之外,歐名哲主任也表示,保持運動習慣的孕媽咪因為體能佳,體重控制得宜,產後身材恢復也較快。

然而,運動不僅對準媽咪有幫助,因為孕期運動可讓孕媽咪的血液循環順暢、新陳代謝功能良好,進而使得胎盤功能健全,輸送充足的氧氣給寶寶,而胎兒代謝廢物的速度也較快,甚至可減少胎兒發生窘迫的機率。

哪些運動適合孕媽咪?

運動已證實對懷孕、生產有很大的幫助,但並不是所有運動都適合。台安醫院預防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姝萍表示,對孕婦而言,運動的最大原則就是溫和、低衝擊力、無重力運動,並建議以低於骨盆核心肌肉群的運動為主,避免造成子宮過度收縮。若之前沒有運動習慣的孕媽咪,可先從走路開始,循序漸進,是最保守且最安全的方法;除此之外,歐名哲主任也建議,在開始執行運動計畫前,應先諮詢醫師,充分了解孕婦個人的身體狀況之後,再來安排運動種類與強度,且最好不要貿然嘗試新的運動項目,以免增加孕媽咪的身體負擔。

相反地,高衝擊性、重力運動,或瞬間爆發力強的激烈運動都應盡量避免,如騎單車、接觸性運動(足球、籃球和曲棍球等)、競技體操、跑步、滑雪等,可能會加重孕婦膝蓋的負荷量,或刺激子宮收縮,有些運動甚至有跌倒的危險。

孕媽咪的運動課表

孕媽咪在懷孕期間,身體會隨週數增加逐步發生變化,因此不同時期也有不同適合的運動。

懷孕初期(0~滿12週)
此時屬於懷孕的危險期,胚胎著床尚不穩定,因此在沒有出血的前提下,孕媽咪做的運動類型必須是最溫和的,而最保守的方式就是散步。不過林姝萍醫師也表示,若原本就有運動習慣的孕媽咪,並不一定要停止運動,但仍要降低運動的強度、速度與運動量,並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。

懷孕中期(第12週到滿28週)
滿12週之後,開始進入懷孕的穩定期,可視個人體能、孕程狀況與原有的運動習慣進行強度較高的運動,但仍需以溫和、低衝擊,或是無重力運動為原則,如游泳、騎固定式腳踏車、快走、輕度有氧舞蹈、水中有氧運動、輕度瑜伽等均為合適的運動。不過歐名哲主任提醒,最好在四個月後再開始安排新的運動,且盡量不要做背部仰臥動作,以免壓到背部血管,影響提供胎兒血液的血流量;林姝萍醫師也說,孕媽咪應避免腿高舉過肚子的動作,以免增加腹部負擔;另外,在騎固定式腳踏車時也要注意腰椎及膝蓋的保護。

運動小百科

孕婦瑜珈

台安醫院運動中心孕婦瑜珈指導教練田慧玲表示,懷孕時因體型的改變,身體重心漸漸向前移,若沒有注意姿勢的正確,容易造成背痛。而孕婦瑜珈除了加強背部肌肉群,也強調正確的體位法,在設計動作時,著重於減輕懷孕時背痛情形,及大腿前側、鼠鼷部的緊繃,並鍛鍊背部與大腿部的肌肉群,既能有助於支撐肚子,也有利於生產順利。

不過,別以為做瑜珈就很輕鬆,肌肉伸展度大時,瑜珈也可以很激烈;所以,歐名哲主任特別提醒孕媽咪,做瑜珈時最好以輕度瑜珈為主,並在醫師、教練的指導下進行。

以下介紹幾個簡單的孕婦瑜珈動作:

1. 超人姿勢變化練習1
動作要領:單膝著地,另一腳腳尖著地,一手扶地,一手往前伸。
目的:強化背部與手臂的肌肉力量,可減少背部疼痛,改善身體姿勢並放鬆肩膀。

2. 超人姿勢變化練習2
動作要領:兩手平貼地板,單舉腳。若孕媽咪不舒服,可以高度相當的物品做為腿部的支撐,同樣達到抬舉的功效。
目的:強化下背、臀部及大腿後側的肌肉力量,同時減緩大腿前側與鼠鼷部位的緊繃。

3. 側木板變化練習
動作要領:同樣單膝著地,另一腿部向外旋轉並腳掌平貼地上,一手撐地,另一手盡量往上伸展。
目的:擴展胸部、背部肌肉可增加呼吸品質,同時放鬆大腿前側與髖部鼠鼷部的肌肉,改善背部疼痛。

4. 瑪瑙姿勢
動作要領:採蹲姿,腳掌平貼地板或踩在捲起的厚毛巾上,雙手合掌;但在32週以後,可採較高的蹲坐姿。
目的:可訓練骨盆底肌群;但若有胎位不正、靜脈曲張、恥骨聯合疼痛的孕媽咪則不能做。

孕婦水中運動(包括水中有氧、游泳)
天氣炎熱時,水中運動對於孕媽咪來說是不錯的選擇。林姝萍醫師表示,這類運動不僅能達到應有的運動量,水中的壓力也有助於減輕孕婦的水腫,水壓可將血管外的水份引至血管內,故有助於利尿、減輕水腫。歐名哲主任則較建議蛙式、仰式的動作,較和緩,對孕婦衝擊力較小。

此外,水的浮力對孕婦的負擔最小,可使膝蓋承受體重的壓力得以緩解,甚至可以在水中抬腿、慢跑,都有運動的效果,亦即所謂的水中有氧運動;而因為水中阻力的緣故,即便只是在水中走路,卻能得到較之在地面上更大的運動量。

不過在水中運動,也必須遵守幾點原則,才能玩的開心、安全。

大於20週以後下水最安全。原則上懷孕滿12週以後即可游泳,但保守來看,則以大於20週以後再下水游泳較佳,因為此時子宮狀態較穩定,較不易造成子宮收縮。

避免上下震動。在水中雖有浮力,但上下震動的運動仍要避免。

水溫需在28~30度之間。小於28度的水溫易造成子宮不穩定而產生收縮,大於30度的水溫容易使孕婦感到喘。

游泳時間勿超過一小時。

下水前沖洗會陰。孕媽咪懷孕期間的陰道分泌物較多,所以在下水前不要忘記沖洗身體與會陰部。

游完泳後儘速擦乾身體。這樣才不會著涼感冒。

游泳時最好有人陪伴,先生是最佳人選,一方面安全,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夫妻間的感情。

注意環境安全。要留意游泳池的品質管控、安全設施,並注意避免滑倒。
不過醫師們提醒,若發生早期破水、呼吸困難、心悸、陰道出血、頭痛、頭暈、惡心、嘔吐、下腹疼痛、全身無力、腰痠背痛、子宮收縮等情形的媽咪們,千萬不要下水游泳!

懷孕後期(第28週到分娩為止)

這時期孕媽咪的肚子開始變大,因此為安全起見,應適度地降低原有的運動量。儘管目前的研究文獻指出,在沒有不舒服的情形下,孕媽咪仍可游泳至孕程後期,但林姝萍醫師仍提醒,36週之後隨時可能會臨盆,且容易發生子宮收縮現象,同時也可能有感染的風險,孕媽咪需更加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。

36週之後,孕媽咪可以開始爬樓梯,並且進行一些順產的功能性運動,例如訓練大腿與骨盆腔肌肉的伸展運動,也可多做拉梅茲產前體操。此外,爬樓梯能利用地心引力讓寶寶的頭部向下,讓胎頭較容易下降,並且幫助子宮頸張開,也讓大腿兩側的肌肉較有力量,但醫師們並不建議孕媽咪在36週之前爬樓梯,以免導致早產;尤其要注意重心,盡量以上樓梯為主,避免下樓梯,以免增加脊椎和膝關節的負擔與傷害。

孕期的運動處方

不僅各期有不同適合的運動,在運動之前,歐名哲主任也提醒孕媽咪們,做運動一定要配合自己的體能進行,千萬不要勉強做自己做不來的運動,並且要掌握循序漸進,由簡入難的原則,不要一開始就嘗試太耗費力氣的運動。林姝萍醫師則說,一旦發現體力無法負荷、過度流汗、喘等,或是有噁心、頭暈、心悸、陰道出血或有液體流出、視覺模糊、重複發生的腹痛或胸痛、小腿腫脹等,便要立刻停止運動。

哪些狀況應避免劇烈運動?

美國婦產科醫生協會(ACOG)指出,有心臟疾病、肺臟疾病、子宮頸閉鎖不全、早產可能(如雙胞胎、三胞胎等)、陰道出血、前置胎盤、早發性陣痛、破水、妊娠高血壓、慢性高血壓、嚴重貧血等狀況的孕媽咪,應停止運動,等上述問題獲得適當解決或處理之後,再從事輕度運動。

孕動的安全規章

◆ 暖身運動不可少。暖身指的是伸展操,或是其他溫暖身體的運動,這些運動可讓肌肉變得較柔軟、不易拉傷。若是單純走路,剛開始走路時速度要慢一些,等到走約5-10分鐘後,再加速腳步,這樣也有暖身的效果。

◆ 心跳速率應維持在每分鐘140以下;另外亦可將最大心跳速率X65%。最簡便的檢測原則就是邊運動時還能邊說話;如果無法說話,表示運動強度過高,如此一來,可能會導致母體供應胎盤的血量及氧氣過少。

◆ 每次運動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,每日約2、3次運動。另外,歐名哲主任也建議懷孕前沒有運動習慣的孕媽咪,每次運動可先間隔一天,等體力可以負荷時再慢慢增加運動量。

◆ 穿著舒適衣物:別忘了穿上寬鬆、舒適吸汗的衣服,以及運動鞋、襪子等裝備。

◆ 補充水分。最好在運動前先喝一杯約4~10°C的水,因為熱水在胃裡停留的時間較長,而在運動時胃裡不適合有太多的東西。運動過程中,每20分鐘也可喝一小杯水,以免母體缺水,使得血溶量過低,以致胎盤的血量供應不足,而影響胎兒。不過補充水分時切忌補充運動飲料,以免體內電解質過高,增加孕媽咪的腎臟負荷。

◆ 不要躺平過久,但也不要站立過久。到了懷孕中、後期,子宮容易壓迫下腔大靜脈而影響胎兒的血液供應,因此孕媽咪應多起身走動。但歐名哲主任也提醒孕媽咪,勿站立過久,以免血液集中下半身,產生姿勢性低血壓,而有暈眩、跌倒的危險。

◆ 有運動時,需每日額外補充約300卡的熱量。

◆ 避免過度流汗、體溫過高,對胎兒發育有所影響。

結語:

醫師們皆建議,最好在懷孕前就養成運動的習慣,不僅體能狀態較佳,懷孕中期可進行的運動類型也較多,不會只侷限於走路、散步,身體也能夠進一步從運動中獲得幫助;這樣一來,懷孕時較不會有身體不適的情形,生產順利,產後恢復快,帶孩子也不怕沒體力囉!

轉貼https://www.enfamama.com.tw/stage0/mamabox/s0mama04-55.asp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じ❤ve貓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