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後如何減重?相信是台灣已婚女性極為擔心的事。倘若婦女的產後肥胖問題無法妥善解決的話,就會導致許多女性不太敢生小孩,因為她們害怕生了孩子後,身材就會無法回復正常,而這也是現代女性的潛在問題。
˙何謂「產後肥胖」
一般來講,媽媽在產後第6周,體重若仍無法回復至產前10%的程度,例如:產前體重50公斤,產後第6周若還維持在60公斤以上,就會被定義為「產後肥胖」。
根據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統計,台灣有這種產後肥胖的婦女,大概佔了70%,亦即100個孕婦裏面,大概會有70個孕婦,都會面臨到產後肥胖的問題,而只有那幸運的3成孕婦,會恢復到孕前體重的10%以內。
˙產後肥胖原因
為了讓女性深入了解產後肥胖的導致因素,邱正宏院長特別整理出4項,易造成婦女產後肥胖的原因。
1.胎盤激素
當懷孕進入第3階段後,胎盤就會快速增長,主要是為了提供給胎兒足夠的養分,同時也分泌了胎盤激素,它是一種能促進新陳代謝的激素,可幫助燃燒母體的脂肪,以提供胎兒足夠的養分。因此,婦女在懷孕後期,胎盤激素的濃度會上升極快,而造成母體的新陳代謝加快。
但當媽媽生下寶寶後,胎盤會自然脫落,並在1周內突然下降,使得母體的新陳代謝下降;再加上台灣產婦特有的坐月子習慣,都是吃一些高油、高酒精含量的坐月子補品,使得攝取過多的熱量,而這也是婦女在產後1個月內加速肥胖的主因。
2.胎兒壓迫母親的子宮&下肢靜脈
由於胎兒在子宮內慢慢的增長,到了孕期第3階段,就會變成孕婦的一個極大負擔,並壓迫到孕婦的骨盆腔,連帶使其靜脈回流變差,因而有下肢水腫現象。
3.懷孕期間的飲食
一般來講,醫師都會建議準媽媽在懷孕期間,要比尚未懷孕時,每天多攝取200~300卡的熱量。但準媽媽攝取的熱量,若均為高糖分或高脂肪,則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,而超出孕婦所需熱量,並造成孕婦肥胖現象。
4.坐月子習俗
產婦在產後的第1週,體重會稍微減輕,因為胎盤的脫落,使得原本囤積在體內的水分,可能會慢慢消退。相對來說,胎盤激素消失的效用也開始出現,再加上產後坐月子的營養補充,因而造成媽媽在產後第1週開始,體重下降緩慢,甚至處於停滯狀態。
所以,媽媽若在坐月子期間,無限制地吃麻油雞等補品,又不做任何運動或家事時,將會造成肥胖脂肪快速堆積,將來要瘦下來就很困難。
˙產後體重控制法
既然有這麼多產後媽媽,會面臨到產後肥胖的問題,邱正宏院長特別提出下列兩種產後體重控制法,以協助產後媽媽做好自我的體重控制。
1.荷爾蒙的補充
產後第1週開始,胎盤就消失了,產後媽媽不妨補充一些可促進新陳代謝的荷爾蒙。目前有一種可促進新陳代謝的生長荷爾蒙,是以噴劑方式服用,媽媽直接將其噴在舌頭上,十分地方便安全。所以,婦女在產後1週開始,若能補充這類生長荷爾蒙,即可使新陳代謝率儘速回復正常狀態。
2.坐月子的觀念應改變
坐月子是中國固有傳統,西方婦女並未有此習俗。根據國外關於婦女產後兩年的統計指出,東方婦女和西方婦女,在產後出現一些月經不順、經痛或頭痛等問題,並沒有因東方婦女有坐月子,而較少發生。
所以,中國婦女坐月子的觀念應該要改變,不要因坐月子而都不運動。若要吃些麻油雞或生化湯之類的補品,只要喝些湯就好,連肉都不要吃,這樣既不違背長輩的心意,也不違反減重原則,何樂而不為!
˙加強下半身運動
一般來講,產後媽媽可在坊間許多書籍中,找到許多適合產後婦女所做的運動方法。但最重要的一個原則,就是要加強產後媽媽下半身的運動。這是因為產婦在生產當中,會因腹部膨脹而導致產後腹部收縮困難,以及下肢壓迫所造成的水腫,或因臀部擴大而造成臀部肥厚等問題所致。
通常,最好的方式是去健身房練跑步或騎腳踏車等健身方式,但現代婦女非常忙碌,這類運動方法實在不易達到。所以,不妨選一些可在家中做的運動來反覆練習,例如:抬腿運動。
媽媽躺在床上,先抬高單腳,抬、放20~30次,再改換另一腳;然後側過身,重複腿部的抬放運動,再換腳。等做累了後,可休息1~2分鐘。即使是在床上看書或看電視時,皆可做抬腿運動,尤其它不分年齡、階級及經濟狀況,每個人皆能做此運動。它除了能運動到下半身外,也能運動到腹肌部位。
˙產後束腹的使用
產婦可適當使用束腹,以加強恢復腹部速度。通常在產後24小時後,就可以開始使用,還可持續使用,但每天晚上睡覺時,可稍微放鬆一些或直接取下,一直使用到腹部恢復適當程度,即可不用。
撰文.企劃執行/張之琪
採訪諮詢/景升聯合診所院長邱正宏
營養諮詢/馬偕紀念醫院營養課蔡一賢副課長
資料來源/媽媽寶寶雜誌
- Feb 02 Mon 2009 14:22
產後日常生活減肥術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