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出生的寶寶,還不會說話,也無法自己行動,
「哭」是寶寶表達及溝通的一種方式。
寶寶在告訴我什麼!?
3個月以內的新生兒,對外界感受度很低,通常因為生理反應而哭,
例如:肚子餓、尿布濕。
不過,也可能因為沒有安全感,而放聲大哭,
畢竟寶寶才剛從把他包得緊緊的子宮出來,還不太習慣踢不到東西的感覺。
周大中婦產專科診所嬰兒室護理師祝芝靈表示,
若是媽媽發現,寶寶哭的聲音和平常不太一樣時,
就要注意,是否有身體不舒服的情況發生。
因此寶寶哭泣所代表的訊息是多層面的,大約可分為3種:
1.心理需求:需要人陪、沒有安全感、受到驚嚇。
2.生理反應:肚子餓、尿布濕、想睡覺、太熱或太冷。
3.病理狀況:腸絞痛(腹絞痛)、發燒。
媽媽!我要抱抱!
據研究指出,懷抱會促進寶寶的消化及循環系統,也會影響其人格發展。
所以,懷抱寶寶不只是為了安撫,要記得常和寶寶 抱抱 ,
以增進親子互動,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給他的愛。
抱起寶寶(以慣用右手為示範)
1. 先用左手輕抬寶寶的頭部及頸部,讓寶寶的頭與床之間產生空隙。
2. 再用右手,放進空隙處,托住寶寶的頭部及頸部。
3. 最後將左手,托住寶寶的臀部,就安全的抱起寶寶。
放下寶寶
1. 雙手將寶寶放到床上,先將托住臀部的手移開。
2. 原本托住寶寶的臀部的手,協助另一隻手,將寶寶頭部輕輕放下。
3種寶寶抱姿
1.搖籃式抱法
【適用時機】安撫情緒、餵奶
寶寶的頭放在胳膊彎中,並用胳肢窩扣住寶寶內側的手,
而下手臂放在寶寶背部下方,以手掌抱住寶寶的臀部。
將寶寶貼緊自己的身體,可以讓寶寶更有安全感。
2.直立式抱法
【適用時機】拍打嗝
先抱起寶寶並豎起身體,一隻手臂墊在寶寶的臀部下方,
另一隻手托住頭部及頸部,讓寶寶靠在胸前,頭部靠在肩膀上。
要幫寶寶拍隔時,要將寶寶頭部穩穩的靠在肩膀上。
3.橄欖球式抱姿
【適用時機】洗頭、清理臉部、餵奶
抱起寶寶,豎直其身體面向自己,一手托住寶寶的頭、頸部,
再將其身體放到同一隻手的腋下,並用手肘夾住,讓寶寶貼近自己的身體。